標籤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上下交相賊的絕妙好點子】

  
葉丙成的「完整」高中教育,搭配另外一個教育部政策「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區」簡直絕配,也就是高中三年不要思考大學教育,高中畢業後先不要念大學,先去就業,然後就業期間政府會幫你「儲蓄」,每個月一萬,期滿三年才能領36萬出來(自己的錢還要被政府基金託管),這三年領21009元月薪就好,當然政府還會說企業負擔的不只21009元,但政府幫人民儲蓄也是要行政成本,所以每個老闆都要多給政府每個月8000元,政府代為管理作為基金,而且政府也要負擔這些老闆教育員工的費用,每個月給了一萬補助給這些老闆們,所以也算很用心。(一來一往奇怪,怎麼政府多給了老闆,員工卻沒拿到啥?)
   
但為何要高中「完整」?在沒有廢除考試鑑別入學制度或是漸進式的讓考試甄選入學消失前,高中教育無論如何還是一場大規模的補習教育跟灌輸教育(甄試像九品官人法看文化資本比較),讓人無法有思考的餘暇去質疑現實,在這樣教育完後馬上投入職場,或許對於老闆們來說也是很好用的「東西」,上班工作這件事本來就不複雜,何況又可以用這麼低廉的價格「雇用」,然後員工抱怨的時候再罵他說學歷這麼低還有臉挑三揀四,員工頓時只能閉嘴。
    
而讓高中生畢業後先就業的主要原因,我在想應該是教育部計畫的大學退場政策,要讓多數私校假借「少子化」之名退場,行淘空之實,在這樣放任私校淘空,再搭配國立大學整併縮減數量,大學能負擔的學生人數將會逐年下降,畢竟一間學校不見了,連帶的是數千名學生的失學,那麼為了避免學生失學,那不如就先讓他們不要入學,先去工作好了,做些低薪工作順便拉低勞動市場的水準,讓便宜又好用的台灣勞工再次揚名國際。
     
要搞「完整教育」實在是好笑,這世界上哪有什麼完整的,人活得年紀越大不代表越有思考力,葉丙成、李遠哲、曾志朗之類的課本名人不都一再證實這點嗎?學習如何思考這件事情打從出生以後就可以持續進行,不必在各階段的牢籠當中刻苦背誦來達到目的。
    
只能說是高中教育端執行的老師們,內心也受夠了洗腦學生的義務,就算自己也是被洗腦的一群,但多少還是會意識到學生根本沒有在學習這回事,連帶回想起自己的求學階段也是如此,到最後連自己都騙,想著如果能給它們多一點時間,那「教育就完整」,不會受到學期間大考的影響,我在想,延緩一年,會不會讓大考前的模擬考數量變多?多一年是不是就等於高中要念四年?
     
如果只是把刑期展延一年的大考前凌遲,那真的是不必了,其實學生成績好壞高中老師、校長們本不該太在意,就像是大學有多少科技部計畫只是浮雲的參考數字,會在意的人就可能會去搞作弊,就像當前出現的頂大接連傳出各種造假風波一樣,都只是讓表面數字好看的結果,而實際上都是些空泛假貨,包含那些高分的學生,都在向政府官員致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