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讀《寫給年輕人的佛學入門》



最近又到了比較亂看書的時期,朋友推薦的幾本浪漫愛情還沒認真看,反而是去圖書館的時候順手拿了一本《寫給年輕人的佛學入門》,是《因是子靜坐法》的作者蔣維喬寫的,早在1930年的作品新出版,當時原名《佛學綱要》(見連結電子檔),現在為了通俗而改成《寫給年輕人的佛學入門》,但內容是一樣的,畢竟蔣先生早在1958年就去世了。

我身為一名自小接觸佛教的家族成員,儘管父母對佛學不通,但始終在小乘佛教文化薰陶以及中華大乘佛教的雙重影響下成長,自小也算是多少接觸過幾次佛學,只是不求甚解跟大致認識。對於宇宙的想像也被倪匡搞得有點離地,總想著從超越地球的角度來看世界,想著天外有天的事情,人類如此悲哀什麼的,都是倪匡的反共教育下的遺毒XDD

而實際在現實上,佛學經典多而雜,大藏經又無法從頭看起,且內文都是文言文加上梵語音譯意譯混雜,通常不容易由經典直接理解教義,反而原本通俗佛教在語言障礙上變得難以入手。

釋迦摩尼在涅槃前從未立過文字,之後因釋迦不生不滅(再無來世),許多佛教子弟無依歸,恐將為所欲為,因此大迦葉召集五百比丘,來進行第一次佛教說法集結,由記憶力超群的阿難陀口誦出經藏,大迦葉一一詢問是否如此,阿難一一回答,有點像是法庭庭訊,佛教經典就像是會議紀錄一樣,把現場的狀況,例如時間、地點、人數、情況、辯論內容都寫出。而律藏的部分由優波離口誦,公認無誤後就定位佛制。經藏是只修行法門、律藏則是止惡修善的規律,而後世的論藏,則是對於前兩項的後續研究與文獻探討集結而成的論文集。

這本《寫給年輕人的佛學入門》則大致上協助大家理解佛教的一些歷史脈絡跟主要教義為何,方便讓對於究竟真實有興趣的朋友們去深刻理解佛教理念。學習皈依佛教是一個改變個人的行為、思考模式的一種過程,不是盲目的信某個神、靈、人,是對內自我省思,面對自己的行為處事、意念,好做到清靜了因,不對世間產生惡事,自然也不會造成惡果自擔的悲劇狀況,為有省思才能夠完成,不再苦惱(不需要再度轉生成人、成任何有情眾生)。


以下也就在白話一次蔣維喬的論述,因為當時他其實處於文言文時代,對於白話文有些批判,卻為了出版方要求而以白話文寫就此書,但時隔近百年,也該簡化一些概念跟用語,我就幾個概念再順一遍,當成摘要給大家看。

上述是簡單的介紹佛教經藏的由來,下面開始則是摘要
 


首先,要介紹的是因果觀念,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思維後徹底明白人生苦痛的原因,就是人們自己造業的結果,並非有什麼上帝之手在背後操弄人的命運。人的軀殼就是過去造的業根(過去不見得是指前生,而是指你的行為會影響到後果),之後才會有這樣的苦果(所謂投胎轉世就是因為沒有達到涅槃而再來)。生、老、病、死都是人必須要經歷的苦痛,無法避免。當人們不理解的時候,又會製造更多苦因,未來要得再次受苦(無法涅槃消滅肉體而必須轉身到來世)。因此生生死死都會造成因果循環,永無休止。


所以,釋迦摩尼的「成道」,關鍵是要解脫生死,斷開生死的鎖鏈,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也就是不再轉世、沒有來世,只求消滅自身(具有形體的肉身),而要達到此目標有三種教法可以實踐,一、四諦;二、十二因緣;三、六度。



四諦

什麼叫做四諦呢?四諦是苦、集、滅、道。

「諦」字是「審察」的意思,是說審察這四種道理,實實在在,是絲毫不虛的。

世間一切都是苦,就是無意識的大地山河,也時時刻刻在那裡變壞,如地形變遷,是我們知道的。至於有生命的人們,身心兩方面的變壞,以及環境的壓迫,最顯明的生、老、病、死苦痛,我們一舉一動,沒有一處不受因果支配的。觀察這等道理,實在不虛,就叫苦諦。

既然知道這苦果,就要研究結成這果的原因,這原因是什麼?

就是過去世的惑和業。什麼叫惑?惑就是煩惱,分別說來,就是貪、瞋、癡。

人們對於飲食、男女、名利,沒有不貪的。然而雖有貪欲,未必盡如我們的意,有求便得,遇到求不得的時候就要發瞋了,這瞋怒最足以害事的。

實際說來,仁為何要貪、要瞋,就是因為不瞭解我身、我心以及世界,都是變化無常的。搞不懂真理,自已去尋煩惱,叫做癡。

貪、瞋、癡三種,是人們一出生就帶來的,所以叫「根本煩惱」,也叫「三毒」,也叫做「惑」。此惑不除,就要發現於身、口、意方面而造成「三業」。

譬如人們為貪財,最初必先起意,叫做「意業」;起意獲得這金錢、東西,就要進行,或是出之於口,向人請求,叫做「口業」;出口請求,尚得不到手,更要用別種方法,甚至用不正當的手段去偷盜,叫做「身業」。這是單就惡業而言,其實從身、口、意方面發現的善事,也叫做業。然而沒有貪、瞋、癡的三毒來幫助它,這身、口、意三業,是不會自己發動的。


聚集這種惑和業,就是造成今世苦果的原因。觀察這種道理,實在不虛,就是「集諦」。

明白了惑和業,集成苦果的道理,就要想法消滅這種苦痛,進入究竟安穩的涅槃境界。觀察這種境界,真實不虛,就是「滅諦」。

要到達這涅槃境界,必須修道才行。道有八種,也叫做「八正道」:

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確實見到四諦的真理,就是「正見」;思量推求四諦的真理,就是「正思惟」;一切妄言惡語,不出於口,就是「正語」;離開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就是「正業」;人們必求生活,以養他的命,就應該做正當的職業,不宜用邪術騙取金錢,就是「正命」;既知修道,不可懶惰,必須勉勵努力,向前進行,就是「正精進」;不論行、住、坐、臥,念茲在茲,常注意在正道,不起邪念,就是「正念」;修道最緊要的功夫,要入禪定,就是「正定」。觀察這種修道功夫,真實不虛,就是「道諦」。


佛弟子中,親自聽見佛說四諦的道理,修行成就的人,就叫「聲聞」。聲聞修成的果,叫做「阿羅漢」;阿羅漢是梵音,阿字譯為不,羅漢譯為生。是說他修成這果,永不再生這惡濁世界裡。

十二因緣

什麼叫十二因緣呢?如今拿因緣的意義,先弄明白,再來研究這十二個名詞。

原來釋迦在成道的時候,靜坐思惟,所得到的最精最確的道理就是:宇宙間不論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東西,都是內因外緣,湊合成功,並沒有上帝在後面做主宰。這些東西的本身,也沒有永久不變的本體,無非是因緣湊合就生,因緣分散就滅,生生滅滅,相續無窮,就是宇宙萬有的總相。

讓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因緣的道理。如飲茶的茶杯,怎麼樣做成的?就是泥土做它的因,人的勞動、水、火烤做它的緣,因緣一朝湊合,就做成茶杯。倘若有因沒有緣,或有緣沒有因,這茶杯是無法做成的。茶杯使用久了,或一朝失手墜地,就因緣分散而歸於破滅。不論什麼東西,都可用這因緣的方式去解釋。無生命的東西,固然如此,就是有生命的人們,也是因緣湊合成功的。

這十二因緣,就是拿人們從投入母胎,以至出生到老死,分作十二段去觀察,也可說是佛家的人生觀;也就是拿苦集二諦,來詳細說個明白。

這十二個名詞是什麼?列在下面:

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生、老死。

無明,是不明白真理,就是癡,也叫做惑。

行,是身、口、意三方面的造作,有時做善事,有時做惡事,有時做不善不惡的事,也叫做業。上文說集諦時候,不是曾提及過去世的惑和業,是造成今世苦果的原因嗎?可知無明和行,是拿集諦分開詳說,是人們過去世所造的「二因」。

識,是心上的分別作用,凡是有生命的人,他的肉體儘管死滅,他的心識卻是不滅,又會去投胎的。這心識彷彿是像靈魂;靈魂被過去世的惑業所驅迫,碰到父母性交、精子卵子交會的時候,就會去投胎。所以人們以識為因、父母為緣,因緣湊合而成人的。

名色二字,名就是指心說,色就是指身說。為什麼不叫身心,要另起這名色的名詞呢?是因為投胎以後,精神和物質慢慢地結合,長成胎兒,這時心識不明顯,形體也沒有完全,所以不叫身心,叫做名色,是身心沒有完全的稱呼。

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人們眼能看見色彩,耳能聽見聲音,鼻能嗅著香臭,舌能嚐著滋味,身體能覺得痛癢等感觸,心意能考想一切事物,這叫做六根。胎兒在母腹中幾個月,慢慢地長成這六根,稍微能夠有點感知,但是作用並沒有完全,所以另起個名詞,叫做六入。

觸,就是感覺,是指出胎以後至兩、三歲的嬰兒,能接觸外境,起極簡單的知覺,不能分別孰是苦、孰是樂,並不起愛憎的感情,所以單叫做觸。

受,是指四、五歲至十四、五歲時候,心識逐漸發達,能領受環境,起飲食、玩具等希望,遇順境就曉得快樂,遇逆境就曉得苦痛,隨時起愛憎的感情,所以叫做受。

從識至受,共五段,是拿苦諦來分別詳說,是人們現在世所結的「五果」。

愛,是十六、七歲時候,貪戀財貨女色、男色,生種種的欲望,貪戀不已,執著在心,不肯放捨,所以叫做愛。

取,比愛更進一步,是成人以後,貪愛的心增長,必定取得到手,方能滿他的欲望,於是廣造身、口、意三業,這叫做取。

有,是現在世既然造業,必定又有將來的苦果,所以叫做有。愛和取是現在世的惑,有是現在世的業,和過去世的無明、行,是一樣的,也是拿集諦來分別詳說,這是現在世所造的「三因」。

生,是說既有現在世所造的因,那麼未來世又免不了要去投胎的,這叫做生。老死是說未來世既然投胎受生,又免不了要死滅的,這叫老死。生和老死,也是拿苦諦來分別詳說,這是未來世的「兩果」。

這十二因緣,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從過去的兩因,生現在的五果;又從現在的三因,生未來的兩果。我們生生死死,輪轉不已,叫做「輪廻」,根本不外乎惑和業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釋迦說明這等人生觀講清楚人出生入死的原因,其他宗教都沒有這麼清楚的解釋。

人的一生無非是內因外緣湊合而生,並沒有所謂實實在在的我。這因緣的最初一念,是無明。可知若能消除無明,其餘的緣,也必隨之而滅,這生死的連鎖,不怕它不斷了,就是滅諦。

既知道無明可滅,必須用真實的智慧,觀察這十二因緣,努力修道,方可消除無明,了脫生死,達到涅槃,就是道諦。

佛弟子中,有比聲聞聰明的人,不必親聽佛說,獨自觀察十二因緣的道理,也能修行成功的,這叫做「緣覺」。他修成的果,叫做「辟支佛」。辟支是梵音,舊譯為因緣,新譯為獨,佛是覺義。辟支佛,就是緣覺,也就是獨覺。

六度

什麼叫做六度呢?六度的梵音叫「六波羅密」。「波羅」二字,譯為彼岸;「密」字譯為到。是說修這六種法門,可從生死大海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六度。

六度的名詞如下:

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

這六度是菩薩所修的,菩薩的梵語是「菩提薩埵」。菩提是智慧,薩埵是眾生,是說他拿智慧去上求佛道,拿慈悲來下救眾生,簡單稱呼,就叫菩薩。

前面聲聞、緣覺兩種人,只曉得度自己,不曉得度眾生,局量狹小,所以叫做「小乘」。菩薩修行,看眾生和自己一樣,要先度眾生,後度自己,局量廣大,所以叫「大乘」。正惟菩薩修行,不單為自己,所以第一就是布施。

布施有兩種,一是「財施」:是拿衣服、飲食等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東西,隨著自己力量,施送於他人;二是「法施」:是拿自己從諸佛及善友處聽得的法門,以清淨的心腸,轉為他人詳說,並不希望報酬的。這兩種總叫布施。

其次是持戒。持戒是防止身、口、意的惡業的。

戒的根本有五種: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次是忍辱,辱有兩種:一是「生忍」,是菩薩對於同類的人而發的。如有人對他恭敬供養的時候,菩薩絲毫不生驕怠心;有人對他瞋罵打害的時候,菩薩絲毫不生怨恨心。二是「法忍」,是菩薩對於不同類的自然大法而發的。如遇著大冷、大熱、大風、大雨的時候,又如遇饑餓口渴的時候。平常的人,必定要苦惱憂愁,不能忍耐,菩薩就能安然忍受,絲毫不起憂惱,這兩種總叫忍辱。

次是精進。精進有二種,一是身精進,勤修善法,或禮拜,或誦經,或對人講法,無論什麼時候,自身一點不肯懈惰;二是心精進,勤行善道,心心相續,自心一點不敢放逸。這兩種總叫精進。

次是禪定。禪定是掃除一切妄念,專心注定一個正念,這是佛家最重要的功夫。

最後是般若。般若是梵語,譯為智慧,這智慧是禪定功夫很深的時候才發生的。通曉一切諸法(佛經中,凡一切事事物物均為法),叫做「智」,斷惑證理叫做「慧」,絕不是平常所說的聰明智慧可比,所以獨用般若的譯名,叫人知道和平常智慧大有分別。

這六度就是四諦中的道諦,不過更加積極的利他行善,和聲聞、緣覺只曉得自利的,廣狹不同罷了。佛弟子中間,修這六度得到大涅槃果的,就叫菩薩。



戒、定、慧三學

釋迦的根本教法,是苦、集、滅、道四諦。知道人生是苦果,今生所以結成這苦果,是前生所造的業和煩惱聚集成的。我們如果聽其自然,順著生生死死去輪轉,也就算了,但如果要超脫出這苦海,解脫生死的苦痛,就不能不講修行方法。這方法就是四諦中的道諦,叫「八正道」。

要實行這八正道,有一定的下手次序,就是戒、定、慧三種學問。

戒學

什麼叫「戒學」呢?人們的動作,總不外乎身、口、意三業,戒就是防止惡業而定的規條。釋迦在世時,因為防止弟子們有作惡的行為,立下種種戒條。釋迦滅度後,優波離誦出戒律,成為定制,就有律藏。以後分派愈多,條文細密,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成了專門的學問。但是戒條儘管繁多,都從根本的五戒推演而出,所以我們只要知道創立五戒的本意,就得到戒學的要領了。


五戒名目:

第一,是不殺戒。人類和畜生,同是有生命的動物,如今為貪自己的口腹,殺害他物的生命,來滋養自己的生命,論情論理,都說不過去。然而人們竟因向來習慣,視為固然,豈不可怪?昔願雲禪師有云:「數百年來碗裡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何等痛切。動物被人類宰殺,不過力量不敵,無可如何,懷恨報復的念頭,何嘗沒有。這是佛家第一要戒殺的意思。

第二,是不盜戒。物各有主,不是我的,何可妄想竊取,這人人都易明白。但是立戒的本旨,是對於他人之物,絲毫不生一點妄取的念頭。譬如公家的物件,無論一張紙、一枝筆,不是公事,也絕不濫用,這就不容易了;這樣方算是不盜。

第三,是不邪淫戒。我們投胎做人,就是因為父母的淫欲而來,所以淫欲是生死的源頭。如今要超脫生死,當然要在根本上解決,所以要戒淫。出家人簡直斷絕淫欲,立戒格外的嚴,就叫「不淫戒」。若是在家人,都有妻室,不容易立刻斷除,故立下「不邪淫戒」,就是除自己妻室外,不可對他人妻女,有邪淫的行為,叫做不邪淫。


第四,是不妄語戒。離開事實,妄造虛言,這種顛倒是非,誑惑眾聽,是最不好的行為,也是人們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要立這戒。

第五,是不飲酒戒。飲酒足以亂性,令人昏亂,就是照現在衛生家說話,飲酒也是有害無益的。再推廣的說,釋迦在世時,還沒有吸煙的風俗,所以不曾立不吸煙戒,照現在的習俗,應該立不飲酒、不吸煙戒才是。

前文曾經說過人們的根本煩惱,是貪、瞋、癡,一切煩惱,都從這而出,所以叫「三毒」。三毒先以意做動機,然後發於身的部分,而為殺、盜、淫的惡業;發於口的部分,而為妄語的惡業;發於身、口兩部分,而為飲酒的惡業。可知五戒,就是對症發藥,治這三毒的毛病。

不殺是戒瞋的,因為凡是殺念,總是由瞋而起的。不盜所以戒貪,凡盜念總是由貪而起的。不淫所以戒癡,男女的慾,總是由癡而起的。不妄語是兼戒貪癡,大概妄語無非是想隱藏自己罪惡,或想詐取名利。隱藏是由癡而起的,詐取是由貪而起的。


這貪、瞋、癡三毒,是人們有生以來,本性固有,對此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四戒,是治本性的病,所以這四種叫「性戒」。至於飲酒雖和貪、瞋、癡也有關係,但是因後天的欲望而起,不是本性所固有的,所以飲酒一戒,叫做「遮(禁也)戒」。

人們果能實行這種戒學,自然煩惱慢慢減輕,去惡進善,自有把握,所以學佛第一要從戒入手。

定學

什麼叫做「定學」呢?

定是治心的最要功夫,人們的身心苦果,既然是業和煩惱所聚集的因所造成的,可知要解脫苦果,先要斷苦因。業和煩惱,無非從心發生,試返觀我們的心,是怎麼樣情況?那是前念去、後念來,念念相續不已的無數妄念就是了。於此可下斷言,人們生死的根本(因),就是這個妄念。既已明白這理,所以治心功夫,是最要緊沒有的了。

戒學既除掉身、口方面的惡業,定學就專從心的方面下手。下手的方法,大概可就預備及實行兩段,略說一說。

一、預備

預備以環境為先,當擇寂靜的地方,免得紛亂心意,所以出家人住的寺院,多在名山。我們在家人,不能入山,但在家中擇一間淨室,也就可以得到相當的環境,然後先用調身、調心的功夫。

身的方面:飲食宜有節,不宜多,睡眠宜有一定時間,大概以八小時為度。平時舉動,勿可粗暴,使氣血平和,肢體愉快。

心的方面:妄念用事,從吾人有生以來就是這樣。所謂意馬心猿,要它調伏,真是不易,然不可怕難,慢慢做去,久後自然有效果。須知我們的動作,不外行、住、坐、臥四種威儀。除臥時我們沒有把握外,其餘行、住、坐三威儀,我們要時時刻刻留意,不要聽它胡思亂想,如治亂麻,耐性徐徐理之,自有頭緒。

二、實行

就是每日早晨或晚上,到靜室中去打坐。這也要在身、心兩方面注意。

身的方面:應置一方凳,上鋪厚軟的墊子,臀部再墊高一、二寸,然後盤足端坐於上,或用右腿加於左腿,或用左腿加於右腿,都可隨便。左右手交握,安於小腹的下方。腎囊要懸空,勿使受壓。

心的方面:就要一切放下,把妄念掃除乾淨,只存一個正念,猶如明鏡,不染一塵。初學的人,於這種功夫最難下手,但有一種簡便方法,就是「數息法」。鼻端的氣,一出一入,叫「一息」,入坐以後,怕心意散亂,就可留意一出一入的息,第一息數個「一」字,第二息數個「二」字,如是一直數到「十」字,再回轉來數「一」字。循環默數,自一至十,一點不亂,念頭全注在數字上,紛亂自然可免。況且息是屬於身的方面,數是屬於心的方面,今用這法,可使身心自然合而為一。這法是初習定學的人,最合適的。要知道定學的詳細情形,可參看我的《因是子靜坐法》。

慧學
什麼叫慧學呢?這「慧」字極難說明,因為是定力所生的大智慧,到這地步,就能斷妄惑(妄念自然不生)、證真理,不是我們平常的小智小慧。我們沒有由定生慧的功夫,要來說這慧學,如何能明白呢?然而不說又不可,姑且略說它的本體,再用譬喻以為證明。

原來我們的心,固然是妄念用事,然而我們的真心是不動的,不過被妄念遮蔽,真心就不能發露了。譬如明鏡,被灰塵所遮蔽,好像失掉照物的作用,其實鏡的本體毫無欠缺,只須把灰塵拂拭乾淨,鏡體就仍舊發光,照物無遺了。

真心也就像這樣,當妄念用事時,如鏡被塵蔽,真心完全隱藏。我們若用定學掃除妄念,歸到一個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脫落,真心的靈光自然顯露,這時也如明鏡照物無遺,這就叫做慧學。

戒、定、慧三學,是佛家的根本功夫。三藏中的律藏是講戒學的,經論是講定慧的。小乘從四諦用功,道諦中的八正道,就是戒、定、慧;大乘菩薩的六度,也是戒、定、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