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創造偽集體記憶的《我的少女時代》

趁外頭風雨交加,早上就看了《我的少女時代》這部聽說去年在台灣超紅,但同一時間我在菲律賓無法感受其火紅程度,是後來回到台灣後在某個營隊表演改編劇本才聽同學說劇情,但也僅止於聽劇情我們就改出了惡搞版,之後電影台也上映,卻沒有認真停下來看過一遍。
   
原本嗤之以鼻的浮濫愛情劇,看完倒是覺得有其存在價值,因為如果你有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而且覺得有被感動、感受到那種愛不到又美麗的「回憶」,那麼同樣操作過去高中時代暗戀、曖昧記憶的《我的少女時代》也是必須要一起來討論的故事。



   

如果九把刀的《那些年》是男性視角浪漫歌頌自己過去的幼稚暗戀、單戀,那麼《我的少女時代》則是有點在平衡了一些女性角度進來,一方面說著自己很平凡無奇,卻又要參雜在風雲人物的關係之中,典型言情小說視角的奇遇,不過卻被講得好像很常見一般。

電影之所以會受歡迎有時候不是因為有共鳴,而是替你完補了妳未曾完成的事情,在影像的再現當中,你重構出了曾經擁有這樣瑰麗愛情的美好,但現實就像是許多看著A片重構性愛的觀眾一樣,那始終不是現實,而《我的少女時代》恐怕就是一個失敗人生魯蛇女上班族,在回憶當中增添美好過往的綺麗故事。
   
把威權校園元素加以鑄造一番,就好像把時代感拉進去,只是大家真的是被體制壓抑嗎?這我不那麼認為,多數時刻是被自己的文化意識給壓制,弄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卻又努力的在升學個人主義式的競爭當中徜徉開懷,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未來肯定成就非凡,一直以未來的反攻大陸(1987年前)、台灣獨立(2000年之後)之類的想像在構築自己的心向,而教育體制所造給你的這些國家機器意識都不是「假的!」他的確真正在你的身上留下了痕跡,不然今日你不會喊著那些虛妄的口號,妄想著未來。
   
職場上的認命為奴不會因為一紙帥氣的辭職信而帶給整個環境任何變化,而是要在實際的勞資對抗當中長出一點鬥爭實力,當老闆不覺得你會反抗,你就像是當年活在校園中的同學一般,或許更正確地說校園跟實際社會並無分別,校園不是一個封閉的競爭環境,只是在地域上比較狹小而已,你在校園內的樣子跟在職場上的樣子並無二致,照單全收的同學到了職場也就是賣命工作,絲毫無法反思工作內容與其價值
   
整體來說劇情結構倒是比較鬆散,為了放入更多讓你產生共鳴的「場景器物」而花了更多時間,氛圍倒是不錯,讓活在那的時期的高中生(1980年左右出生),也就是現在大約35歲左右的朋友們,可以切實地感受過往,而其他出生於2000年或是1995年後的同學如果真有什麼共鳴,那恐怕是你在太多老電影當中投入的幻想陰魂不散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