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這代人,面對忽如其來的社會變革,終於無法再安於現狀,囿於貧困,即使再膽小安穩的人,也不得不想方設法跟上發展。整個社會充滿躁動,人心熱切,思潮百態,可哪一個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呢?一切混沌初開。
劇情一開始其實沒想得那麼吸引人,我也沒看過阿耐的原作《大江大河》,完全就是想說來了個大劇品質的作品,應該要追一番。劇情從宋運輝、宋運萍兩個人高考成績優秀過線,卻因父親過去曾經協助國民黨做過幾年中醫而被打成反動派家庭,無法上大學開始。
一開始宋運輝就背起了人民日報1977/10/21中關於恢復高考的社論內容: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各級領導幹部要支持青年人報考大學,在政治審查中,要重在本人表現,為建設四個現代化,選拔優秀人才,這是關係到我國千秋萬代的大事。關於1978年高考,中央文件指出,招生主要看兩條:一是重在本人表現;二是擇優錄取。不管家庭出身如何,只要愛黨愛國,本人遵紀守法就行。
這部分我覺得可以參考這篇《大江大河:当普通人怀念改革开放时,我们在怀念什么?》,是這群「新三屆」的成長過程,大學恢復招生,由中央底定人才數額,重新恢復科研、社科教育的大規模前進,可以說是教育的超英趕美。
本部片主要演的是1978-1988年的改革開放前十年,因此這部戲裡頭,宋運輝上大學變得很重要,他後來成為國營企業金州化工廠的工人,作為一名具有研究背景的大學畢業生,在廠中用技術知識逐漸打拚,以硬氣的技術底子努力讓國營企業變得更好,有「累不死的宋運輝」之稱,就是一個過勞技術工人,事事為廠著想不顧自己,也算一個國企工人的典型,願意為了金州廠集體的利益爭取,為了國家化工發展而努力。
另一個典型則是小雷家村書記雷東寶,復員軍人出身,根红苗正,努力的挽救收入低落、娶不上媳婦的小雷家滅族困境,當時小雷家成員一個月的收入才2.2塊,隔壁村都有8.7元,後來在土地所有制的改變下,實施分田到組,而實際上不控制「組內成員有誰」,也就變成很可能這個組內是一個家庭共組,然後抽籤得田後可以進行換田,好讓此田可併在一起。
其實在我看來就是分田到戶了,集體生產制變成大包幹(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只是小雷家執行的時間遠遠早於中央的指示,明顯有侵吞集體經濟利益的錯誤,是在小輝說到「小崗村案例」後的模仿,小崗村當時由18個村民簽下生死狀,決定分田,最後刺激了生產,大豐收。
小雷家後來的發展就蒸蒸日上,從磚窯廠燒磚,到組織建築隊作板模,加上鋼筋的預製品廠,一起去到處蓋房子。另外也發展養兔事業,兔毛的收購站也比市裡的大。後來甚至蓋了電線廠、養豬場,過程艱辛,村辦企業十分不容易,要貼著政策前進,而上頭的改革開放過程中也是步步小心,深怕發展太快會過度資本主義化,所以過程中也常常被打擊,避免利益都往這些個村辦企業去。
再來最後一個典型是個體經濟,由山背大隊的楊巡作為代表,小時候沒念高中就出來賣饅頭,嘴甜又有生意頭腦,總是能賺到不少錢,後來甚至在鎮上被抓,因為當時嚴打個體戶,說他們是投機倒耙的買賣人,在社會主義當中這些「賺利差」的行為是階級敵人,會發展成資本家。楊巡後來去了東北賣電器,最後再回到金州來作為小雷家登峰電線廠的承銷商,在電器市場做得風風火火,期間出現隔壁攤位製作的礦場電器開關質量有問題,導致礦坑爆炸,激憤的礦工們過來把整個電器市場給砸了,後來靠著楊巡說,假一賠十的廣告詞給挽救回來,總之是大發利市的一個個體戶的發達過程。
藉由這幾個典型穿插,小輝的姐姐宋運萍嫁給了當時被小輝認為很陰險的雷東寶,小輝到國企工作後跟大學同學虞山卿做同事,但虞過去以來就是比較投機跟靠著私下運作來獲得他要的東西,性格上跟小輝格格不入。最要好的兄弟是室友尋建祥,一個地痞流氓氣質的金州工傷死亡工人的子弟,最後因為意外而被捕。而過程中小輝也去國小當過教育志工,有點像是教育替代役協助國小老師上課,認識了早熟的小學生梁思申,成為了忘年交,她後來去美國發展,為小輝的外國業務做了不少協助工作。
我覺得金州廠的水書記、費廠長、劉總工的人事鬥爭很有趣,精彩的描繪出那些官場上的角力狀態,水書記教育了小輝,在管理跟作人處事上的態度。水書記說:
你的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驕傲,而是因為自己太聰明、太優秀,從內心深處產生的那種傲慢。這種傲,是改不了的。不過你也不要灰心,傲也是一個人的本錢,是你堅持不懈、不斷前進的動力。但是這種傲,你要深深地藏在內心深處,不要拿出來給別人看,更不要拿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現代工業講究的,一是社會分工,二就是社會協作。管理別人,也是一種協作。你要同別人協作,就要充分了解別人的特徵。社會是由大眾構成的,可能有的人不如你優秀,有的人不像你那麼上進好強,但是你又離不開他們。你要同他們協作,就要放慢自己的腳步,讓別人能夠跟得上你。工作往往就是在妥協和博弈當中完成的,這就是和光同塵的精髓。
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如果學不會人際關系,就會永遠受制於人。
你把技術當成了理想,而閔忠生是技術鋪路,有理想沒有錯,但你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理想,在廠里,你只有拿到了人權、財權,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要把技術留在手里,才是自保的重要砝碼。師父能教你的,都教你了,以後就要全靠你自己了。
而在小雷家的部分則是有雷士根、小寶、四眼、洪偉等人,也都演得十分厲害,一開始還真看不出這些人有啥實幹力,到後來卻都是各個顯擺出能力。當然在背後運作協助小雷家的徐縣長也是深藏不露的角色,一個為黨、為國家發展而努力的共產黨員。
我覺得真的是很好看的劇,在意識形態上有對改革開放的疑慮,跟國家以改革開放四十年為題製作連續劇有點疑惑。只是也看到走向富裕的過程,其實也不是直接的分配利益給個人,村辦企業的集體還是有其力量,跟走到生產責任制、分紅制度、私產制的時候掙扎過程,劇中也時時批判著官倒的、一紙通行證買空賣空的、目無法紀的賄賂行為,我想這些應該是《大江大河》第二部的時候會繼續演下去,那是下一個十年(1988-1998)。
劇中有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討論,金錢欲望增長下,人們收受回扣、貪汙集體利益、不在意環境汙染、國企關廠、村辦企業與私人財團兼併收購國企,我覺得都可以往下討論,描繪出些可見的現象面,已經帶領大家回到改革開放初期的人心躁動。
感情線上東寶深愛萍萍讓人十分感動,後來的發展讓我不忍卒讀。而楊巡跟小戴的關係則是被惡意的橫刀奪愛,讓我對官倒戶特別不滿,有錢幹嘛還搶人女人阿,你可以去嫖、去買阿。小輝的愛情顯得單純,與小學生的純愛、與室友大尋的真愛,以及最後結婚程開顏的小確幸家庭,我覺得都很穩固。
演得特別好的幾個非主角,我覺得是雷士根還有小雷家的老書記,感覺收放自如,還有東寶他媽,把那種村婦的樣子演得很傳神。
以下則是感覺蠻有意思的金句,要感受還是得自己去看這齣戲,我覺得蠻值得看的。(包含一些小說跟電視劇的夾雜)
這世道一向是講理的怕不講理的,不講理的怕不要命的。
機會主義的人投機,你只要稍微打壓一下或者提示一下,他就會看利害關係,走回你要他走的道路。但是理想主義的人比較難對付,有時候驢脾氣上來,牛拉不回。
做任何事,不要一廂情願,急於求成,必須有進有退,有所迂迴,保持彈性。一方面要督促手下乾活,一方面也得團結手下眾人,不能強硬到底,造成對立,否則,物極必反,終會有人反彈,或者就像彈簧天天被放在彈性極限使用,終有一天失去彈性,最後廢棄無用。
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如果學不會人際關系,就會永遠受制於人。
可既然要能人做事,如果像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一樣,那是不可能的,你集體總得滿足一些能人個人的私慾,讓能人綁架一下集體。
現代工業講究的一是社會分工,二是社會協作,管理別人也是一種協作,你要同別人協作,就要充分了解別人的特徵,社會是由大眾構成的,可能有的人不如你優秀,有的人不像你那麼上進好強,但是你又離不開他們,你要同他們協作,就要放慢自己的腳步,讓別人能夠跟得上你,工作往往就是在妥協和博弈當中完成的,這就是和光同塵的精髓,就像打籃球,你能力強可以打前鋒,但是總要有人打後衛,要有人給你傳球吧
生老病死,我們做不了主,是個人早晚都得有這麼一遭。既然沒法不活,那我們就得好好地活著。
水書記帶著宋運輝單獨漫步在塔罐叢林裡,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八個字,“因人成事,因人廢事”。水書記說,有些人,即使有再好的想法,可不會管理,不能將自己的思想貫徹下去,最終想法都成空話。而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做不成事,卻埋怨社會不公,奸人當道,給自己找失敗理由,其實這些都不是理由。一個人想做成事,遇到的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很多,形形色色的社會人都能遇到。社會這樣對這人,也是這樣對那人,沒太大區別。有些人就是不能回頭思考,為什麼就他面前奸人特別多,社會特不公平,究竟錯在哪裡。
機會主義不一定到處吃香,做人有責任感有正氣還是必要的,比如我離開機修分廠,我選接班人時候,考慮到以後未必分管機修分廠,所以我選的是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不敢選投機分子,後者有奶便是娘,等我離開機修分廠,他就會撿機會投靠別人,我以後再無法插手機修分廠。你只要改掉一些自說自話的理想主義脾氣,保持務實態度,你會被重用。
人這東西,殺人放火都或許情有可原,惟獨沒良心是永遠不能原諒的。
一個人有一百二十分的能力,可有八十分的破壞力,另一個人有八十分的能力,卻少有破壞力,用人時候該用哪種,我選擇後者。應該是差不多的意思,用人得視能不能用而行。
我只是想要有尊嚴的去賣東西,不是跪著去,想要站著把錢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